最新消息首页 > 最新消息
了解儿童心理特征,筑造快乐童年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16-9-13 10:36:13 点击量:888

 
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市化的建设增加了喧嚣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,在这样的环境下,成人和儿童的心理都不同程度的承受各种压力和不良情绪;在这样的环境下,由于儿童正处于语言和自主行为能力的发展期,相对而言更需要父母及时的帮助和引导。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是非常重要的,父母应该早知道,才能为孩子筑造一个快乐的童年。

 

 

孩子的心理特征主要有:

 

一、好游戏的

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;三个月内的婴儿能在床上不停的扬手踢脚,自己玩的不亦乐乎;到了半岁的时候,喜欢抓看到的东西,抓了就要放进嘴里;到了10个月左右,就喜欢这里推推,那里拉拉,不停的运动了,会爬、不会走又想走;一会爬到这里,一会又要带着走了那里,在父母眼里这样的运动持续着会感到疲惫不堪;到了三四岁的时候,游戏动作比从前还要繁多,喜欢把自己的玩具搬来搬去,对感兴趣的东西敲敲打打;到了八九岁的时候,孩子的身体变得强健得,知识也丰富了,此时孩子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,放风筝、踢毽子、捉迷藏等。 

【教育策略】孩子生来是好动的,以游戏为生命,这个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多运动、多强健;多游戏、多快乐;多经验,多学识,多思想;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。

第一,父母应准备良好的游乐设备使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;

第二,父母应寻找适宜的伙伴使孩子得到好的影响。;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,心境就会快乐,知识就会增进,思想会得到启发。

二、好模仿的

孩子未到一岁的时候,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,听见鸟儿叫,也要学着叫;看见大人洗面刷牙,也要跟着学;二岁的时候,能模仿复杂的动作,看见母亲扫地洗衣,也会学着扫扫洗洗;三四岁的时候,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,很多事都会模仿着做。

【教育策略】孩子是好模仿的,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模仿的,若父母举动文雅,孩子的举动也会文雅;若父母言语粗陋,孩子言语也会粗陋;所以父母要事事谨慎,一定要以身作则。 三、都是好奇的

孩子生来都是好动的、好模仿的、也是生来好奇的;半岁大的婴儿听见声音就会转头去找,看见东西就会伸手去拿;到了四五岁,孩子的好奇动作也比较多,看见路上的公交车,会停住脚看,听见外面的有大的响动了,也要跑出去看。平常看不懂的东西,也会提出问题,这些问句就是好奇的表现。

【教育策略】孩子这种好奇的心态有什么用处?若孩子不好奇,那就不与事物相接触了;不与事物相接触,那孩子不能明白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了;倘使他看见了冰雪,不好奇,不去玩弄,那他就不会知道冰是冷的,所以好奇是孩子得到知识一个最重要的途径。

 四、喜欢成功的

孩子喜欢动作,更喜欢动作是成功的;比如一个二岁小孩子在儿童乐园沙池玩沙,把沙一把一把地捞进玩具盒里,捞满了把沙倒出来;这种动作从表面看没有什么成就,可是仔细想下,捞进盒里是一种动作,但盒子装满了,就是动作的成功;孩子喜欢捞沙的动作,也喜欢捞沙成功,做父母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孩子做各种事情。

【教育策略】不过叫孩子做的事情太难;若太难,就不能有所成功,若没有成功,孩子会灰心不肯再做,相反若所做的不难,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功,就会高兴,就有自信心;成功的事越多,自信心也越大;自信力越大,事情就容易成功。因此自信心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。父母对于这点应特别注意。

 

五、喜欢合群的

孩子是喜欢群居的,幼小孩子,离群独居,就会哭喊,二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,到了五六岁,群居心更强了,如果此时没有同伴游玩,会觉得孤单,有时候还要发生虚拟的同伴,孩子同虚拟的同伴一同游玩、起居、饮食,但是这样的同伴始终是虚拟的,孩子是觉得太孤单了,十岁左右的儿童,就喜欢结伴群体游玩了,若在这个时候,在家中没有同伴,会去外面寻找。【教育策略】父母可以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教育孩子,要给孩子找到相知的伙伴;也可以给孩子驯良的动物如狗、兔子等作他的伙伴。 

六、喜欢称赞的

 三岁前的孩子是听到称赞的,比如穿一件新衣服,就要给父母看;穿了一双新鞋子,就要给伙伴看;到了四五岁,喜欢称赞的心理还要浓厚,若画画而又画得好,就要称赞几句,鼓励几句,父母可以在画上写“很好”的字样,那么孩子是很高兴的。

【教育策略】这种赞许心,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好好利用。 

所以,父母教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,才能共同筑造孩子快乐的童年。


上一篇:引领健身运动新潮流——儿童超级蹦床

下一篇:怎样培养儿童阳光积极的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