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首页 > 最新消息
孩子教育重点,父母应该提前知道!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16-7-27 15:19:19 点击量:888

0——1岁孩子的教育点:

让孩子信任我们。给孩子足够的爱,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,渴了、饿了、生病了,我们要及时的给予照顾。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,富于理想,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。反之则不敢希望,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,不相信周围的世界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缺乏应有的安全感。建议家长:再忙也要全力关注、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。

2——3岁孩子的教育点:

2-3岁左右的孩子,到了叛逆期,其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,喜欢做一些夸张的行为引起别人注意,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,什么事情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他完成;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也特别需要尊重,是一种平起平坐的尊重,所以他们不喜欢被指挥,被使唤;因此叫他做什么是,他都会对着干;2岁的孩子也会突然很粘大人,害怕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失去最亲的人的关爱,忽然间的需要父母亲的安全感。有的孩子还很难接受新事物,没有吃过的食物,没有穿过的衣服等等,他都不要,反而旧的,他熟悉的东西却能给他安全感。建议家长:管住自己的手,绝不能代替孩子做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的事情,耐心地指导孩子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制定必要的行为规范,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。

4——6岁孩子的教育重点:

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,客服内疚感,他们体验着“目的的实现”,创造机会让孩子养成主动性。学龄前儿童继续发展独立性,开始按自己的意愿行事。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性,不能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,会产生内疚和自责感。如果成人讥笑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,那么他们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,缺乏自己开创生活的主动性,将来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。建议家长:父母以身作则,教会孩子如何友好、礼貌的与其他小朋友相处。从小养成协调与他人关系的能力,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;少指责,多些鼓励,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无所适从,产生自卑心理。要恰到好处的赞扬和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父母很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和缺陷,要对孩子好的表现大加赞扬,不良行为及不好的倾向不能姑息迁就,要进行适当的教育与批评。

7——12岁孩子的教育重点:

孩子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,他体验着“能力的实现”。帮助孩子获得勤奋感,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孩子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,继续发展自信心。如果孩子没有受到鼓励和表扬,他可能会有自卑感。孩子对事情有掌控感,对承担的工作任务充满信心,他们因此会获得“能力”的品质。建议家长:坚持让孩子在家里管理自己,养成主动帮助做家务的习惯;支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各项活动;千万别代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,以免助长他的依赖性和惰性。

 


上一篇:开室内儿童乐园?真的没那么简单!

下一篇:决定孩子一生的五大关键